環(huán)保部發(fā)布的數據顯示,截至目前,全國224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共排查確認黑臭水體2082個,其中34.9%已完成整治,28.4%正在整治,22.8%正在開展項目前期,其他正在研究制定整治方案。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(jiān)管平臺顯示,幾個重點城市中,北京認定的61個黑臭水體中,25個已完成治理,但仍有3個還在制定方案中;上海認定的56個黑臭水體中,20個已完成治理,但仍有15個還在制定方案中。
“黑臭水體整治是‘水十條’確定的一項重點內容,有明確的時間節(jié)點,重點城市年底前要基本解決黑臭水體,任務非常艱巨。”張波說。
黑臭水體治理難,其實并非技術方面的原因。“水十條”明確提出,采取控源截污、垃圾清理、清淤疏浚、生態(tài)修復等措施,加大黑臭水體治理力度。為指導各地黑臭水體治理工作,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部等部門印發(fā)《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》以及《城市黑臭水體整治——排水口、管道及檢查井治理技術指南》,明確了技術路線和工作方法。業(yè)內專家均表示,技術儲備足以應付黑臭問題。
中國人民大學環(huán)境學院副院長王洪臣介紹,黑臭是污水排入水體造成的,治理黑臭必須先截污,但黑臭的地方往往存在截污困難。黑臭不是一天形成的,黑臭水體中都積存了大量淤泥。治理黑臭,截了污水,必須得清淤,否則還是黑臭。然而,一些地方為了在短時間內看到成效,層層制訂了黑臭限期治理時間表,不現實的治理時間,導致基層有病亂投醫(yī)。
“黑臭水體問題的本質是污水直排環(huán)境問題,再本質一點是環(huán)境基礎設施不配套、管網不配套等問題,整治起來有一定難度,”張波說,尤其在一些老城區(qū),城市建成區(qū)歷史欠賬比較多,建設管網涉及到拆遷等,情況復雜。
聲明:所載內容來源互聯網,僅供參考,交流之目的,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創(chuàng)和機構所有,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